广安捕猿食品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新型涂料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涂料詞典 » 正文

立德粉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http://m.daocm.com  發布日期:2015-02-04  瀏覽次數:910
中國新型涂料網訊:
    立德粉化學式ZnS·BaSO4,又稱鋅鋇白,白色結晶性粉末,為硫化鋅和硫酸鋇的混合物。立德粉是較好的白色顏料,遮蓋力僅次于鈦白粉,白度高。缺點是經日光久曬,顏色將變暗。含硫化鋅越多,遮蓋力越強,品質也越高。密度4.1364.34 g/cm3,不溶于水。

    立德粉遇酸易分解產生硫化氫氣體,遇硫化氫及堿溶液不起作用。受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67h變成淡灰色,放在暗處仍恢復原色。在空氣中易氧化,受潮后結塊變質。

    

    立德粉物理特性

1、相對密度

在常用的白色顏料中,立德粉的相對密度最小,同等質量的白色顏料中,二氧化鈦的表面積最大,顏料體積最高。

2、熔點和沸點 

由于銳鈦型在高溫下會轉變成金紅石型,因此銳鈦型二氧化鈦的熔點和沸點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只有金紅石型二氧化鈦有熔點和沸點,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熔點為1850℃、空氣中的熔點為(1830±15)℃、富氧中的熔點為1879℃,熔點與二氧化鈦的純度有關。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沸點為為(3200±300)℃,在此高溫下二氧化鈦稍有揮發性。

3、介電常數

由于二氧化鈦的介電常數較高,因此具有優良的電學性能。在測定二氧化鈦的某些物理性質時,要考慮二氧化鈦晶體的結晶方向。銳鈦型二氧化鈦的介電常數比較低,只有48。

4、電導率

二氧化鈦具有半導體的性能,它的電導率隨溫度的上升而迅速增加,而且對缺氧也非常敏感。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介電常數和半導體性質對電子工業非常重要,可利用該性質生產陶瓷電容器等電子元器件。

5、硬度

按莫氏硬度十分制標度,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為66.5,銳鈦型二氧化鈦為5.56.0,因此在化纖消光中為避免磨損噴絲孔而采用銳鈦型。

6、吸濕性

二氧化鈦雖有親水性,但其吸濕性不太強,金紅石型較銳鈦型為小。二氧化鈦的吸濕性與其表面積的大小有一定關系,表面積大,吸濕性高,還與表面處理與性質有關。

7、熱穩定性

二氧化鈦屬于熱穩定性好的物質。

8、粒度

立德粉粒度分布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它嚴重影響立德粉顏料性能和產品應用性能,因此,對于遮蓋力和分散性的討論可直接從粒度分布上進行分析。

立德粉用途

用于油漆、油墨、橡膠等的著色。無機白色顏料,廣泛用于聚烯烴、乙烯基樹脂、ABS樹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尼龍和聚甲醛等塑料及油漆、油墨的白色顏料。在聚氨酯和氨基樹脂中效果較差,在氟塑料中則不太適用。還用于橡膠制品、造紙、漆布、油布、皮革、水彩顏料、紙張、搪瓷等的著色。在電珠生產中用作粘接劑。

立德粉標準GB/T 1707-2012

本標準規定了立德粉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和貯存等。 

本標準適用于由近似等分子比的硫化鋅和硫酸鋇共沉淀物經煅燒而成的白色顏料。產品主要用于涂料、油墨、橡膠和塑料等工業。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17071995《立德粉》,GB/T17071995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了“C201”產品品種及相應的技術要求(見第3章和第4); 

———本標準根據硫化鋅含量的不同,產品分為20%立德粉和30%立德粉兩類;20%立德粉對應的品種為C201;30%立德粉根據表面處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四個品種,分別為:B301、B302、B311 

B312。前版GB/T17071995中將產品分為四個品種(B301、B302B311B312),每個品種又分三個等級(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見第3,1995版第3); 

———本標準中顏色和水萃取液酸堿度要求為“與商定的參照顏料相近”,消色力、遮蓋力、吸油量要 

求為“商定”,其余項目按品種規定了具體要求,前版GB/T17071995中所有項目均按品種和等級規定了具體要求(見第4,1995版第4); 

———顏色、消色力測定時采用了商定的參照顏料,GB/T17071995中采用了選定的國家標準樣品(見第4,1995版第4); 

———增加了總鋅含量測定的B(Na2EDTA 滴定法)(6.1.3); 

———增加了儀器法測定顏色的試驗方法(6.6.3); 

———增加了資料性附錄A(見附錄A)。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國際標準ISO473:1982《色漆用鋅鋇白顏料 規格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與ISO473:1982相比存在技術性差異,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已通過在其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的垂直單線()進行了標示,附錄中給出了相應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的一覽表。 

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改變了標準的名稱。 

———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和“第8章試驗報告”。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湖南京燕化工有限公司、湘潭紅燕化工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肖家勇、黃逸東、陳泳、陳新煥、周建光、肖鳳喜。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17071979、GB/T17071986、GB/T17071995。

 
 
掃一掃二維碼,關注"中國新型涂料網"官方微信,盡享涂料天下事,玩轉行業網絡營銷。

中國新型涂料網官方微信
[ 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贊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