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捕猿食品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新型涂料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涂料詞典 » 正文

涂料專業術語中英文對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http://m.daocm.com  發布日期:2014-11-26  瀏覽次數:3092

中國新型涂料網訊:

涂料術語中英對照版如下:

第一節:成膜物質(Film-forming materials

一、基本名詞(Basic term

(1)涂料(Coating) 涂于物體表面能形成具有保護、裝飾或特殊性能(如絕緣、導電、示溫、隱身等)的固態涂膜的一類液體或固體材料之總稱。早期大多以植物油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稱。現合成樹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稱為“涂料”。

(2)有機涂料(Organic coating) 主要成膜物質由有機物組成的涂料。

(3)無機涂料(Inorganic coating) 主要成膜物質由無機物組成的涂料。

(4)轉化型涂料(或轉變型涂料)(Convertible coating or transform coating) 涂料中成膜物質在成膜過程中,組成結構發生變化,即成膜物質形成與其原來組成結構完全不相同的涂膜.這類涂料稱為轉化型涂料。

(5)非轉化型涂料(nonconvertible coating or intransform coating) 涂料中成膜物質在成膜過程中組成結構不發生變化,即成膜物質以原狀存在于徐膜中,在涂膜中可以檢查出成膜物質的原有結構,這類涂料稱為非轉化型涂料。

(6)溶劑型涂料(Solvent based coating) 完全以有機物為溶劑的涂料。

(7)水性涂料Water based coating or water based paint)完全或主要以水為介質的涂料。

(8)水溶性涂料Water soluble coating or paint)以水溶性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涂料。

(9)水可稀釋性涂料(Water-thinned coating or water reducible coating)主要成膜物質的涂料以微粒很細的、高聚物聚集體在水中的膠為主要成膜物質的涂料。

(10)水乳膠涂料;乳膠漆[Latex coatingpaint]的合成樹脂水乳膠為主要成膜物質制得的涂料。

(11)水溶膠涂料(Sol coating) 以水溶膠(粒子的大小在0.1~0.01μ的高分子分散液)作為成膜物質的一類涂料。由于顆粒小于可見光波長,故呈透明狀,但非真溶液。

(12)水乳化涂料(Water emulsified coating) 樹脂在乳化劑作用下加水乳化制得的涂料。

(13)粉末涂料(Powder coating) 不含溶劑的粉末狀涂料。

(14)高固體分涂料(High solids coating) 含揮發分極低的涂料。調制到可施工粘度時固體分含量(體積計)可高達55%以上。

(15)()組分涂料;雙()包裝涂料(Two-component coating;two-pack coating)()種組分分別包裝,使用前必須按規定比例調和的涂料。

(16)非水分散型涂料(non-aqaeeus dispersion coating) 使用分散于脂肪烴中的非水分散聚合物為成膜物質的一種液體涂料。

(17)無溶劑涂料(solventless coating ; active solvent coating; non-solvent coating)不含可揮發的溶劑的涂料,或稱100%固體分涂料。

(18)氣溶膠涂料(Aerosol coating)又稱罐噴涂料。利用漆罐中氣溶膠而噴涂的涂料。

(19)輻射固化涂料(Radiation curable coating)利用輻射能固化成膜的涂料主要包括紫外線固化涂料、電子束固化涂料。

(20)紫外線固化涂料(UV light curable coating)采用0.30.4μ波長的紫外線引發聚合反應固化成膜的涂料。

(21)電子束固化涂料(Electron beam curable coating)利用電子束照射而固化成膜的涂料。

(22)塑性溶膠(Plastisol) 主要成膜物質分散于增塑劑中的一類涂料,通常指溶膠級聚氯乙烯樹脂分散在增塑劑中制成的涂料。

(23)有機溶膠(Organosol) 主要成膜物質分散于溶劑中的一類涂料。通常指溶膠級聚氯乙烯樹脂分散在增塑劑及有機溶劑中制成的涂料。

(24)氣體固化涂料(Vapour curable coating) 用催化劑的蒸氣交聯固化的聚氨酯涂料。括氣體滲透固化和氣體噴射固化。

 

二、組成名詞(Composition term

(1)高分子化合物(Polymer;macromolecular component) 又稱高聚物、聚合物,大分子化古物。分子量高達幾千到幾百萬。絕大多數是由許多同樣結構單元重復組成,但多系分子量不同的同系混合物。

(2)高分子溶液(Polymer solution)指分散相高聚物與分散介質具有強親合力的親液溶膠。

(3)高分子分散()(Polymer dispersion)高聚物在分散介質中的分散體。

(4)不揮發物(Non-volatile matter) 液體涂料中,在規定條件下.不能揮發而留存于體系中的物質,或稱固體分(solid content)。

(5)揮發物(Volatile matter) 在規定條件下,揮發所失去的物質。__

(6)漆料(Medium;vehide) 一般指液體色漆中的液相部分。

(7)漆基;基料(Bincler) 漆料中的不揮發組分,它能形成涂膜并粘結顏料。

(8)成膜物()(Film former;film forming material) 漆基中能單獨形成有一定強度的連續涂膜的物質。

(9)樹脂(resin) 一類固態、半固態或假固態、分子量不定的聚合物。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聚合物。通常有軟化或熔融的溫度范圍,軟化時,在應力作用下有流動的傾向。

(10)天然樹脂(Natural resin ) 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的樹脂。

(11)合成樹脂(Synthetic resin) 由簡單化合物(其本身沒有樹脂的特性)通過化學反應(如加聚或縮聚等)制得的樹脂。

(12)改性樹脂(Modified resin) 通過化學反應使天然樹脂或合成樹脂的化學結構發生部分改變的樹脂。

(13)顏料(Pigment) 通常是粉狀、不溶于介質的有色物質,由于它有光學、保護、裝飾等性能而用于涂料。

(14)溶劑;真溶劑(Solvent) 在通常干燥條件下,可揮發的、并能完全溶解漆基的單組分或多組分的液體。

(15)助劑(Additive) 也稱為涂料的輔助材料組分,對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起改進作用的物質。它不能單獨形成涂膜,但在涂料成膜后能作為—組分存在于涂膜中。

(16)顏料體積濃度(PVC)(Pigment volume concentration) 色漆中顏料、體質顏料及其他固體粒子的體積與不揮發物的總體積之比值,通常以百分數%表示。

(17)臨界顏料體積濃度(CPVC)(Critical pigment volume concentration)理論上漆基中互相接觸的固體粒子(主要是顏料及體質顏料)之間空隙時的顏料體積濃度的特定值,超過或未達到此值時,某些性能將會明顯地改變。

(18)顏基比(Pigmentbinder vatio) 色漆中顏料(包括體質顏料)與漆基的體積(或質量)之比值。

(19)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Organic volatile component) 涂料中所含的可揮發的有機化合物的含量。

表面的色漆。

 

第二節 涂膜(Film; paint film)

一.基本名詞(Basic term

(1)涂膜;漆膜(Film; paint film) 涂于底材上的—道或多返涂層所形成的連續的膜。

(2)涂層(Coat) 經一次施涂所得到的連續的膜。

(3)隔離涂層;封閉涂層(Barrier-coatsealer) 用于隔離上層涂料和下層表面之間發生物理或化學作用的涂層。

(4)底涂層(Priming coat) 在底材上涂底漆所形成的徐層。

(5)中間涂層(Intermediate coat) 介于底涂層與面涂層之間的涂層。

(6)面涂層(Finishing coattop coat)涂料配套體系的最后一道涂層。

(7)濕膜(Film) 液態涂料施工到被涂物件表固后形成的可流動的液態薄層。

(8)高級裝飾性涂層 具有極佳的涂層外觀,依據被涂物件的要求具備最好的裝飾效果,涂膜表面無肉眼能見的缺陷。這種涂層由底漆、中間涂層和多道面漆的涂膜組成;

(9)罩面涂層(finishing coat)8。1eM c 在高級裝飾性涂層的最后一道面漆上罩以清漆的涂層o

(10)清漆配套體系(Varnish system) 預涂或已涂于底材上的整套清漆涂層。通常由著色、封閉漆、打磨漆、罩面清漆組成,能顯現出底材的花紋效果。

(11)色漆配套體系(Paint system) 欲涂或已涂于底材上的整套色漆涂層。

(12)保護裝飾件涂層(Protective decoration coat)要求具有裝飾性偏重保護性的涂層

(13)一般性保護涂層(Common protective coat) 主要偏重保護性對裝飾性無要求或要求較低的涂層。

(14)特種保護性涂層(Special protective coat) 對物件起特種保護作用(如絕緣、耐酸、耐堿、耐油)的涂層。

 

二.品種名詞(Category term)

(1)清漆(Varnish)不含著色物質的一類涂料。涂于底材時能形成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不再使用的術語:凡立水)

(2)透明()(Colored varnish) 含有著色物質的透明的涂料。它是在清漆中加人醇溶性、油溶性染料或少量有機著色顏料調制而成的。

(3)色漆(paint) 含有顏料的一類涂料。涂于底材時能形成具有保護、裝飾或其他特殊功能的不透明的漆膜。

(4)厚漆(Paste paint) 顏料分很高的漿狀的色漆。使用前添加適量的清油或清漆調稀。(不再使用的術語:鉛油。)

(5)調合漆(Ready mixed paint) 一般指不需調配即能使用的色漆。以油脂為單一成膜物制成的調合漆稱為油性調合漆;以油脂為主,加入少量的松香脂、酚醛樹脂等制成的調合漆,稱為磁性調合漆。(不再使用的術話:調和漆)。

(6)磁漆;瓷漆(Enamel)施涂后。所形成的漆膜堅硬、平整光滑,外觀通常類似于搪瓷的色漆;其漆膜的光澤可變化于有無之間。

(7)膩子(Puttyfiller) 用于消除涂漆前較小表面缺陷的厚漿狀涂料。

(8)底漆(Primer) 多層涂裝時,直接涂到底材上的涂料。

(9)二道底漆;二道漿(Surfacer; inter coatings)) 多層涂裝時,介于底漆和面漆之間

表面的色漆。

(10)面漆(Finish;top coating) 多層涂裝時,涂于最上層的清漆或色漆。

 

三.成膜(Film-forming)

(1)成膜(Film-forming) 涂料施工在被涂物件表面和使其形成固態連續涂膜的過程。

(2)物理方式成膜(Physical film-forming) 非轉化型成膜物質組成涂料的成膜方式。包括溶劑或分散介質的揮發成膜和聚合物粒子聚結成膜。

(3)化學方式成膜(Chemical film-forming) 由轉化現成膜物質組成的涂料,依靠化學方式成膜。成膜物質在施工為薄膜狀態下,聚合成為高聚物的涂膜。

(4)揮發成膜(Film-forming by volatile) 液態涂料涂在被涂物件上形成“濕膜”,其中所含的溶劑或介質揮發到大氣中,涂膜粘度逐步加大至一定程度而形成固態涂膜。

(5)聚合物粒子聚結成膜(Film-forming by congregation of polymer particles) 涂料成膜物質中的高聚物粒子,在—定條件下互相聚結而成為連續的固態涂膜

(6)連鎖聚合反應成膜(Film-forming by chain polymerization)

①氧化聚合成膜(Film-forming by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天然油脂或含有油脂組分的涂料于空氣中依靠所含不飽和鍵在催干劑作用下通過氧化聚合,形成網狀大分子結構的涂層。

引發劑引發聚合成膜(Film-forming by initiate of initiator) 成膜物中的不飽和基團,受引發劑生成的自由基的作用.產生鏈式反應而形成大分子的涂層。

③能量引發聚合成膜(Film-forming by initiate of ernergy) 一些含共價鍵的化合物或聚合物為成膜物質的涂料,可以通過能量引發聚合反應而形成涂膜。以紫外光引發成膜的涂料通稱光固化涂料;利用電子輻射成膜的涂料通稱電子束

固化涂料。

(7)逐步聚合反應成膜(Film-forming by step polymerization)

①縮聚反應成膜(Film-forming by condensation) 以含有可發生縮聚反應的官能團的成膜物組成的涂料,按照縮聚反應機理成膜。在成膜時有小分子化合物從膜中逸出

②氫轉移聚合反應成膜(Film-forming by hydrogen transfer) 含有氫轉移聚合反應的宮能團的成膜物組成的涂料(如氨基、酰胺基、羥甲基、環氧基、異氰酸基),按氫轉移聚合反應形成涂膜。在成膜過程中沒有小分子化合物生成。

(8)固化 (Cuing) 用加熱或化學方法使涂層發生縮合或聚合的過程。

(9)干燥(Drying) 液態漆膜轉變成固態漆膜的整個過程。

(10)()(); ()氣干()(air drying) 在常溫空氣中涂層自然干燥的過程。

(11)()()(Baking;stoving)) 用加熱方法使涂層干燥的過程。

 

第三節:應用工藝(Apply technics)

(1)底材;基底(Substrate) 涂有色漆(或清漆)涂層或要涂色膝(或清漆)的各種材料,主要指其表面。.

(2)底材表面處理(Substrate surface treatment) 在涂漆前對被涂物表面進行的一切準備工作。

(3)除油,脫脂(Degrease) 去除金屬工件表面的油污的工藝過程。

(4)除銹(Rust remove) 去除鋼鐵表面銹垢的工藝過程。

(5)除舊漆(Old film remoce) 清除基材上舊涂膜的工藝過程。

(6)磷化(Posphating bondereizing) 用鉆、錳、鋅、鉻正磷酸鹽溶液處理金屬制品使其表面生成一層不溶性磷酸鹽保護膜的工藝過程。

(7)鈍化(Pssivation)采用化學方法使金屬基材表面產生一層結構致密的鈍性薄膜,防止金屬清洗后的氧化腐蝕,并增加表面的涂裝活性,提高金屬與涂層間的附著力。與磷化處理配套使用。

(8)打磨(Abrasion; sanding)利用利用摩擦作用對基材進行處理的過程。分手工操作和機械工操作。

(9)涂飾;涂布;涂裝;涂料施工(Coating; painting)使涂料在被涂物表面形成所需涂層的過程。。

(10)涂裝環境(Coating circumstance) 涂裝過程中,涂裝場所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照度、通風、防塵、安全衛生等。

(11)涂裝三要素 指直接影響涂層質量的三個要素,即涂料、涂裝技術和涂裝管理。

(12)刷涂(Brush coating) 以手工用毛刷將涂料均勻涂布在物體表面的涂裝方法。

(13)擦涂(Wipe coating) 利用棉花、棉紗等做成球浸漆后進行手工涂飾的施工方法。

(14)輥筒刷涂,輥刷涂(Roller coating) 以手工用輥刷將涂料均勻地涂布在物面上的施工方法。

(15)刮涂(Knife coating ) 使用金屬或非金屬刮刀對粘稠涂料進行厚膜涂裝的涂料施工方法。

(16)絲網涂漆(Silk screen coating) 將已刻成圖案或文字的絲網作底板,在上面涂刮涂料的涂裝方法。

(17)氣霧罐噴涂(Aerosol coating)將涂料裝在含有氣霧劑(如三氯氟甲烷或二氯二氟甲烷的液化氣)的金屬罐中,施工時掀按鈕后漆液隨液化氣的氣化變成霧狀從罐中噴出。

(18)空氣噴涂(Air sparying)經過噴槍噴在被涂物表面上涂料施工方法。

(19)無空氣噴涂;高壓無空氣噴涂(Airless spraying) 將涂料用加壓泵加壓后,通過特制的噴槍噴出到被涂物表面的涂料施工方法。

(20)熱噴涂(Hot spraying) 將涂料預熱至一定溫度,采用通常空氣噴涂設備噴涂的涂料.

(21)靜電噴涂(Electrostatic spraying) 利用高壓靜電作用將涂料涂布在工件表面的涂料施工方法。

(22)自動噴涂(Auto-spraying) 用自動噴涂機械代替人工操作以實現涂裝自動化的施工方法。

(23)浸涂(Dipping coatig) 將被涂物件全部浸入涂料中一定時間,取出工件瀝出多余涂料而獲得均勻涂層的施工方法。

(24)淋涂,澆涂(Flow coating) 用噴嘴將涂料淋在被涂物上形成徐層的涂料施工方法。

(25)白動簾幕淋涂(Curtain coating) 淋涂的一種特殊形式。足將涂料以一定的速度從漆斗底的狹長縫隙中呈簾幕狀流出,工件通過傳送帶自簾幕中穿過,涂料淋在被涂物件上形成均勻漆膜的施工方法。

(26)輥涂;機械輥涂(Rolling machine coating) 平板或帶狀的平面底材,通過由一組數量不等輥子組成的涂料輥涂機進行涂裝的涂料施工方法

(27)抽涂(Pull coating)又稱帶式擠涂。是將被涂物頂推經過有孔的捋具,邊捋邊推涂上涂料的施工方法。

(28)電沉積涂裝;電泳涂該(Electrophoretic coating) 將物件浸在盛電泳涂料的漆槽中,作為一極,在糟內另一極,施加電流使涂料涂布在工件表面的涂裝方法。

(29)自泳涂裝,化學泳涂(Chemical phoretic coating) 借化學反應相涂料沉積在金屬工件上而不需要電能的涂裝方法。只限于自泳涂料。

(30)粉末電沉積涂裝(Electrophoretic coating for powder coating) 將粉末涂料經過特殊加工懸浮分散在水中,采用電沉積(涂裝)法涂飾在工件上的施工方法。

(31)粉末涂裝(Powder coating) 粉末涂料涂飾在被涂物表面的涂料施工方法。

(32)熱焙涂裝法(Hot-melt coating) 將熱焙型粉末涂料加熱熔化淋在被涂物表面的涂裝方法。

(33)火焰噴涂法(Flame coating);熔射涂裝(Melt coating) 將粉末涂料用壓縮空氣輸送至火焰噴槍中,受熱熔融,噴涂到被涂物上面成膜固化的涂裝方法。

(34)流化床浸漬法(Fluidized-bed coating) 用氣流使粉末涂料呈沸騰狀態,將預熱的工件放入使粉末涂料粘附在工件上的涂裝方法。

(35)粉末靜電噴涂(Electrostatic powder coating ) 用壓縮空氣鼓吹粉末涂料,使之成為流動狀而輸送進入靜電噴槍,并隨氣流成霧狀而噴出,在槍口帶上電荷,經工件上異電荷的吸引和氣流的推動而到達工件上的涂裝方法。

 

第四節:生產工藝(Production technics)

(1)分散(dispersion) 廣義的分散指固體粉狀物質分布于氣體、液體或另一種固體粉狀物質之中。在涂料生產中是指固體粉末狀的顏()料分布于液體漆料(或固體)中形成穩定的膠態分散體系的過程。

(2)濕潤過程(Wetting process) 在涂料生產中指用漆料取代空氣或水分在顏料表面形成包程膜的過程。

(3)解聚過程(Deaggregation process ) 在涂料牛產中指借助外加機械力將顏料附聚體和聚集體恢復或接近恢復到原級粒子的過程。

(4)穩定化過程(Stabilization process) 在涂料生產中指解聚后的顏料粒子被足夠厚、連續和不揮發的成膜物質永久分散的不再次聚結成大顆粒的過程。

(5)絮凝(Floculate) 在涂料生產中指顏料經解聚合再聚集的現象。

(6)聚結(Aggregate) 在涂料生產中指干顏料粒子團聚在一起,其中充滿空氣,與絮凝不同。

(7)湍流(紊流)( Onflow) 流體的一種流動類型。高速下產生,流體質點的運動跡線極其紊亂而流線很易改變的流動。圓管中流體的雷諾數大于10000 時,呈湍流現象。

(8)滯流(層流)( Laminar flow) 流體的一種流動類型。低速下產生。流體質點的運動跡線有條不紊的流功。圓管中流體的雷諾數小于2300 時,呈滯流現象。

(9)過渡流(Transition flow) 介于滯流與湍流之間的一種流動形態:圓管中流體的雷諾數一般大于2300 而小于500010000。

(10)預分散;拌合(Pre-dispersion)) 在涂料生產中指液體色漆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即將顏料與漆基混合均勻,得到部分濕潤,為進一步解聚分散作準備的工藝過程。形成的產物通稱拌合漿。

(11)研磨(grind) 在涂料生產中是指將拌合漿進一步解聚,分散成合于需要的分散體的工藝過程.形成的產物通稱研磨()漿。

(12)調漆(Paint correction) 在涂料生產中是指對研磨漆漿進行穩定化的工藝過程。包括調整顏色、補齊用料,制成所需的液態涂料產品。

(13)調色;找色(Color correction) 在涂料生產中是指在調漆過程中調整顏色的工藝,使最終產品的顏色符合要求。

(14)凈化(Purify) 在涂料生產中是指將調漆后的產品除去不必要雜質的工藝過程。

(15)熔融擠出法(Melt extrusion) 在涂料生產中是指粉末涂料的一種生產方法。將加熱熔融的混合物料通過擠出機均勻分散成產品。

 

第五節:安全術語(Safety term)

(1)爆炸性物質(Explosive materials) 在外界作用如明火、高溫、氧化劑、沖擊等影向下能發生高速化學反應而引起爆炸的物質。

(2)易燃固體(Flammable materials) 凡是燃點較低,在遇火、遇熱、撞擊、摩擦或與某些物質(如氧化劑)接觸后,會引起強烈燃燒的固體物質。

(3)易燃和可燃液體(Flammable fluid) 在常溫下容易燃燒的液態物質:按照我國有關部門的規定,凡是閃點在61℃以下的液體都屬于易燃液體。

(4)氧化劑(Oxidant) 凡能氧化其他物質,而自身被還原的物質。其特性是遇熱分解放出氧氣,一旦接觸到火種就會猛烈燃燒。其次,經摩擦、振動、撞擊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也會引起燃燒和爆炸。

(5)爆炸危險場所(Explosive place) 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和爆炸性混合物能侵入以致有爆炸危險的區域。

(6)爆炸性混合物(Explosive mixture) 在大氣條件下氣體、蒸氣、薄霧、粉坐或纖維狀的易燃物質與氧氣混合點燃后,燃燒將在整個范圍內傳播的混合物:

(7)著火源(Fire root) 能夠引起可燃物質燃燒的火源。

(8)著火溫度;著火點;燃點(Burning point) 指該物質加熱到其爆炸性的蒸氣與空氣的混合物與火焰接觸發生不少于秒鐘時間的燃燒的溫度。

(9)爆炸范圍(Explosion range) 可燃性蒸氣在空氣中產生著火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爆炸范圍。其產生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臨界濃度下限,產生爆炸的最高濃度稱為爆炸臨界濃度上限。

(10)自燃點(Auto ignition point) 物質自發的著火燃燒的最低溫度。

(11)職業性接觸毒物;生產性毒物(Career poison) 工人生產中接觸的原料,可引起各種職業中毒的物質。

(12)生產性粉塵(Production powders) 生產中接觸的粉塵。

(13)職業中毒(Career toxicosis) 在生產過程中工業毒物引起的中毒。

(14)急性中毒(Acute toxicosis) 由于大量的毒物于短時間內侵入人體后所發生的病變現象。

(15)慢性中毒(Chronic toxicosis) 由于長期或持續接觸小量毒物,毒物在人體內不斷蓄積而逐漸病變。

(16)中毒后果;中毒結局(Toxicosis sequel) 指操作者中毒當時和以后產生的病變癥狀。

(17)最高允許濃度(或稱閥限值) (Threshold value) 空氣中毒物的濃度:人在該濃度下長期工作毒性或慢性中毒的限量值,單位為mgm3

(18)致死量LD(Lethal) 毒物侵入人體內并能引起死亡的劑量稱為致死量。

(19)(經口、經皮)半數致死量LD50(Medium lethal dose) 經口、經皮一次給藥后,引起半數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單位為mg/kg 體重。數值大表示毒性小.

(20)致死濃度比(Lethal concentration ratio) 指用毒劑濃度表示急性中毒的一種尺度。IC100 表示100%死亡率的致死濃度;IC50 表示50%死亡率的致死濃度

(21)最小致死劑量MLD(Minimum lethal dose) 表示在一組受試動物中,僅引起一只動物死亡的劑量。大多數毒物的MLD LD50 1~2 倍:

(22)最小致死濃度MlC(Minimum lethal concentration) 表示在—組受試動物中,僅引起一只動物死亡的濃度。

(23)致癌性(Carcinogenic) 指物質具有能引起人或動物癌變的性質。

(24)致畸性(Teratogenic) 指物質具有能引起人或動物生殖后代有畸變現象的性質。

 

第六節:涂料病態與缺陷(Imperfection and flaws)

一.涂料缺陷(Imperfection of coat)

(1)發渾(Clouding) 清漆、清油或稀釋劑由于不溶物析出而呈現云霧狀不透明現象。

(2)原漆變色(Discoloration of varnish or paint) 涂料在貯存過程中,由于某些成分的化學或物理變化,或者與容器發生化學反應而偏離其初始顏色的現象。

(3)增稠(Thickenig) 涂料在貯存過程中,通常由于稀釋劑的損耗而引起的稠度增高現象。

(4)變稠;變厚;發脹(Fattening) 色漆在貯存過程中,由于組分間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稠度增高(不一定增加到不能使用的程度)、體積膨脹的現象。

(5)肝化(Levering; Feeding) 涂料的稠度已增加到必須經過量稀釋后才能使用或仍難以使用的程度。這是由于涂料的漆基膠化或色漆組分之間的化學反應而造成的。

(6)絮凝(Flocculation) 在色漆或分散體中形成附聚體的現象。

(7)膠化(Gelling) 涂料從液態變為不能使用的固態或半固態的現象。

(8)晶析(Partial crystallization) 含有松香組分的醇溶性清漆或油基清漆,在儲存過程中松香等局部結晶析出的現象。

(9)結皮(Skinning) 涂料在容器中,由于氧化聚合作用,共液面上形成皮膜的現象。

(10)沉淀;沉底:沉降(Setting) 涂料在貯存過程中戶,其固體組分下沉至容器底部的現象。

(11)結塊(Caking) 色漆中顏料、體質顏料沉淀成用攪拌不易再分散的致密塊狀物。

(12)有粗粒(Seedy) 涂料在貯存過程中展現出的粗顆粒(即少許結皮、凝膠、凝聚體或外來粗粒)

(13)返粗(Pig Skin) 色漆在貯存過程中,出于顏料的絮凝而使研磨細度變差的現象。

(14)發花(Floating) 含有多種不同顏料混合物的色漆,在貯存或干燥過程一種或幾種顏料離析或浮出,并在色漆或漆膜表面集中呈現顏色不勻的條紋和斑點點等現象。

(15)浮色(Flooding) 發花的極端狀況。某些顏料浮升至表面,雖該膜表面顏色均勻—致,但明顯地不同于剛施涂時的濕膜顏色‘。

(16)起氣泡(Bubbling) 涂料在施涂過程中形成的空氣,或溶劑蒸汽等氣體,或者兩者兼有的泡。這種泡在漆膜干燥過程中可以消失,也可以永久存在。

 

二.涂膜缺陷(Imperfection of film)

(1)針孔(pin-holes) 一種在涂膜中巾有在著類似于用針刺成的細孔的病態。它是由于濕膜中混入的空氣泡和產生的其他氣泡破裂,且在漆膜干燥(固化)前不能流平而造成,也會由于底材處理或施涂不當(漆膜過厚等)而造成的。

(2)起皺(Wrinkling) 漆膜呈現多少有規律的小波幅波紋形式的皺紋,它可深及部分或全部膜厚。皺紋的大小或密集率可隨漆膜組成及成膜時條件(包括溫度、濕膜厚度和大氣污染情況)而變化。

(3)橘皮(orange skin) 漆膜呈現橘皮狀外觀的表面病態。噴涂施工(尤其底材為平面)時,易出現此病態。

(4)發白(blushing) 有光涂料在干燥過程中,漆膜有時候呈現乳白色的現象。這是由于空氣中的水在濕漆膜表面凝露和()涂料中的—種或多種出態組分析出而引起的。

(5)流掛(Runs;sogs;curtains) 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時,由于其抗流掛性差或施工不當、漆膜過厚等原因而使濕漆膜向下移動,形成各種形狀的下緣厚度不均勻。涂層流掛可由整個垂直面上料下墜而造成的似垂簾狀漆膜外觀,亦稱幕狀流掛(curtains),可由局部窄縫或釘眼等處的過量涂料造成的窄條狀下墜,亦稱條狀流掛(runs),淚狀掛(tear)是條狀流掛的一種特殊形式。

(6)絲紋(Ropiness) 在濕漆膜表面呈現的近似平行的線狀條紋,且漆膜干燥之后,這種條紋仍然存在。是由某些施涂方法而帶來的一種病態。如在浸涂或流涂時,絲紋是沿著流動的方向出現;在刷涂時,絲紋則沿最后刷涂漆膜的刷涂方向出現。

(7)刷痕(brush mark) 刷涂后,在干燥漆膜上留下的一條條脊狀條紋現象。這是由于涂料干燥過快、粘度過大、漆刷太粗硬、刷涂方法不當等原因使漆膜未能流平而引起的。

(8)收縮(Cissing) 漆膜的若干部位呈現出程度不同、分布狀態各異的厚薄不勻的外觀。這是由于濕漆膜與底材(或干漆膜)間的界面張力太大、潤濕性小,底材表面處理不好,含有油污濕氣,噴涂時管線混入油水等而引起的。底材邊緣部位漆膜變薄或無漆膜現象稱為縮邊;漆膜上出現若干小圓孔狀的收縮稱為縮孔;

  蠕動(Crawling)是一種明顯的收縮形式。

(9)縮孔(Cratering) 漆膜干燥后仍滯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異的圓形小坑的現象。此病態俗稱為麻坑()

(10)厚邊(Fat edge) 涂料在涂漆面邊緣堆積呈現脊狀隆起,使干漆膜邊緣過厚的現象。這是由于不正確的施涂而造成的。

(11)蠕流(Creeping) 濕漆膜自然流展開超出原漆區的現象。

(12)漏涂區;漏涂點(Missholidays) 在某些應涂漆部位而完全沒有漆膜形成的一種病態。通常是由于涂漆操作未按規定而造成。

(13)接痕(Lapping defect) 在同一天的涂漆過程中由于涂漆先后不同,而在底村上各漆區的邊緣接界處呈現凸起的現象。

(14)咬底(Lifting) 在于漆膜上施涂其同種或不同種涂料時,在涂層施涂或干燥期間使其下部的干漆膜發生軟化、隆起或從底材上脫離的現象(通常的外觀如起皺)

(15)堆漆(Piling) 干燥很快的漆,在刷涂操作過程中,由于變得非常粘稠,致使漆膜厚而不勻的現象。

(16)滲色(Bleeding) 來自下層(底材或漆膜)的有色物質,進入并透過上層漆膜的擴散過程,因而使漆膜呈現不希望有的著色或變色。

(17)不蓋底;露底(no-hiding;show-through) 涂于底面(不論已涂漆與否)上的色漆,干燥后仍透露出底面的顏色的現象。

(18)殘余粘性;殘留粘性(Residual tack) 干燥(固化)后的漆膜表面仍滯留粘性的一種病態。

(19)閃光(Flashing) 局部漆膜(尤其在接碴處)光澤高于整體漆膜光澤的現象。通常由于漆膜厚薄不勻引起。

(20)滲出;發汗(Exudation;sweating) 漆膜表面析出漆基的一種或多種組分的現象。滲出液似油狀且發粘。

(21)干酪化(Cheesy) 漆膜雖已充分干燥,但仍相當軟且機械性能差的現象。通常是由于涂料配制不當而引起。

(22)表面粗糙;起粒(Bitty appearance) 漆膜干燥后其整個或同部表面分布著不規則形狀的凸起顆粒的現象。這是由于涂料貯存時發生結皮、絮凝以及施工時塵土、砂粒進入濕漆膜等原因引起的。

(23)積塵(Dirt retention) 干漆膜表面滯留塵垢等異粒的現象。

(24)起霜花;起晶紋(Frosting) 漆膜表面呈現許多多邊形或蛛網形細皺紋的現象。

(25)污氣網紋(gas checking) 漆膜在干燥過程中,由于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等煙霧污氣籠罩,其表面出現圖樣清晰的網狀皺紋現象。

(26)爆孔(Popping) 由于底材上的一些活性物顆粒爆發。致使其上面巳部分固化的漆膜出現一個個圓錐形坑穴的現象。

(27)泛金光(Brozing) 色漆漆膜表面顏色轉現出古銅色金屬光澤的現象。

(28)漆膜變色(Discoloration of film ) 漆膜的顏色因氣候環境影響而偏離其起初顏色的現象。它可包括褪色、變深、黃變、漂白、變白等。

(29)褪色(Fading) 色漆漆膜的顏色因受氣候環境的影響而逐漸變淺的現象。主要是由于色漆中顏料(尤其是某些有機顏料)在紫外線作用下發生褪色而引起的。

30〕漂白(Bleaching) 色漆漆膜因經受酸堿等化學作用,致使其顏色逐漸變淺,最終全變白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色漆中顏料發生化學作用而分解,失去原有色彩所造成的。

(31)黃變;泛黃(yellowing) 該膜在老化過程中出現的顏色變黃傾向。

(32)變深(Darkening) 色漆漆膜的顏色因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晰逐漸變深、變暗(黑)的現象。主要由于該基顏色固受紫外線輻射而變黃、變深.以及含鉛顏料與大氣中存在的硫蒸氣或硫化氫氣體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硫化鉛而造成的。

(33)破壞(Perishing) 漆膜在老化過程中呈現的各種性能變壞的現象。例如漆膜強度、柔韌性、附著力等降低,或出現粉化、開裂和剝落等現象。

(34)起霜;起霧(Bloom) 在原來有光澤的該膜表面上呈現乳白色似霜附著物的現象。在起霜的初始階段,很容易用濕布將霜擦去。

(35)失光;倒光(Loss of gloss; Dulling; lost of gloss) 漆膜的光澤因受氣候環境的影響而降低的現象。

(36)變白(whitening) 漆膜經受水、汽油等液體浸泡后,由于產發生蜂窩狀的溶脹而使表面呈現乳白色的現象。輕微的變白會隨液體揮發而消失;嚴重的變白,即使液體揮發后漆膜也不能恢復原狀。

(37)溶脹;膨脹;泡脹(swelling) 漆膜經受液體浸泡后,由于液體滲入整個漆膜使其發生增厚、變軟的現象。

(38)軟化;發軟(Softening) 漆膜經液體浸泡后,由于溶脹而硬度明顯變低的現象。

(39)起泡(Blistering)涂層因局部失去附著力而離開基底(底材或下涂層)鼓起,漆膜呈現似圓形的凸起變形,泡內可含液體、蒸氣、其他氣體或結晶物。

(40)開裂(Cracking) 漆膜出現不連續的外觀變化。通常是由于漆膜老化而引起。重要的形式為:微裂、細裂、小裂、深裂、龜裂、鴉爪裂。

(41)微裂;發絲裂(Hair cracking) 很細淺的表面裂紋且分布不規則的一種開裂形式。

(42)細裂;網狀細裂(checking) 細淺的表面裂紋且大體以有規則的圖案分布于漆膜上的一種開裂形式。

(43)小裂(Crazing) 類似于細裂,但其裂紋較為深寬。

(44)深裂(Deep cracks) 裂紋至少穿透一道涂層的一種開裂形式。最終可導致漆膜完全破壞。

(45)龜裂;鱷裂(Crocodiling;alligatoring)寬裂紋且類似龜殼或鱷魚皮樣的一種開裂形式。

(46)鴉爪裂(Cows foot cracking) 裂紋圖案似烏鴉爪樣的一種開裂形式。

(47)剝落;脫落;脫皮(Peeling) 一道或多道涂層脫離其下涂層,或者涂層完全脫離底材的現象。

(48)片落(Flaking) 漆膜以大小不同、分布不勻的碎片形狀呈現的脫落現象。通常由開裂造成。

(49)侵蝕;磨蝕(Erosion)漆膜由于天然;老化和風砂造成的自然磨損,且有可能導致底材裸露的現象

(50)粉化(Chalking) 漆膜表面由于其一種或多種漆基的降解以及顏料的分解出疏松附著細小的現象。

(51)脆化(Embrittlement;embrittling) 漆膜由于老化等原因,致使其柔韌性變壞的現象。

(52)回粘(After tack) 干燥不發粘的漆膜表面隨后又呈現發粘的現象。此病態一般是由

于聚合不足的油、瀝青或其氧化產物的脫液收縮作用(即液體從膠體中排出)引起;或底材處理不當,底材中的松香、油污、增塑劑等物從漆膜表面滲出而引起。在高溫高濕環境中,更容易促使產生此病態。

(53)污染痕跡;污染;污斑;污點(Stain;staining) 漆膜由于滲入外來物所導致的漆膜局部變色的現象。

(54)長霉;生霉;霉染(Mildew-growing; mold-growing; fungus growing) 在濕熱環境中.漆膜表面滋生各種霉菌的現象。

(55)生銹;銹蝕(Rusting) 漆膜下面的鋼鐵表面,局部或整體產生紅色或黃色的氧化鐵

層的現象。它常伴隨有漆膜的起泡、開裂、片落等病態.

(56)生白銹(White-rusting)漆膜下面的有色金屬表面局部或整體產生白色粉狀氧化層的現象。它常伴隨有漆膜的起泡、開裂、片落等病態。

(57)針孔狀腐蝕;點蝕(Corrosion pin holes) 該膜表面呈現(許多)非常小的圓形腐蝕斑點的現象.這是由金屬底材的腐蝕產物引起的。

    (58)絲狀腐蝕(Filiform corrosion) 漆膜由于其下的金屬表面發生細絲狀腐蝕而呈現的疏松狀隆起的現象。這種絲狀腐蝕常由—‘或幾個腐蝕生長點輻射而成。對于鋼鐵底材.這種病態也稱絲狀銹蝕,俗稱“起紅絲”。 
 
關鍵詞: 涂料術語 中英文
 
掃一掃二維碼,關注"中國新型涂料網"官方微信,盡享涂料天下事,玩轉行業網絡營銷。

中國新型涂料網官方微信
[ 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贊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