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涂料網訊:
2月起,就有消息傳出關于化工企業搬遷入園的消息,它持續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尤其在江蘇省,新年伊始,江蘇就在整治環境領域密集下發了多個文件,并制定了任務目標。江蘇省委書記李強指出,要以鐵的決心全力打贏環境治理保護攻堅戰。
要知道在江蘇省,化工長期以來都是主導、優勢和支柱產業之一,在“十二五”末已經建成的化工產業園區(集中區)就有63家、擁有規上石油和化工企業超過4000家、主營收入過2萬億元。
但就在近日,有多個化工產業開發區的官員對媒體表示,目前正針對全省范圍內開展化工企業“四個一批”(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 、重組一批)的專項行動,并且,省政府要求省轄市的行動方案必須在2017年3月底前報送讓市長簽字。
如此這般,根據目標,到2020年底前,江蘇省的化工企業數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化工園區內化工企業數量占全省化工企業總數的50%以上。
為什么說了會大幅減少化工企業,但化工園區內的化工企業數量卻仍高達50%以上呢?這和這次化工大整治的手段息息相關...
一、先關再轉!各省轄市上演化工大整治
首先是數量的壓縮,對不符合產業指導目錄、太湖流域、環保不達標、手續不全的化工企業實行“關停”。
“關停”是重要一環。根據江蘇部署:
2017年底前:完成50%
2018年底前:完成剩余50%,
2020年6月底前:完成“轉移、升級和重組”。
鎮江經開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7年擬關閉化工企業16家,且所有化工企業均完成一輪以上揮發性有機物LDAR(泄漏檢測與修復),在源頭上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到2019年新材料產業園區企業數量在2016年基礎上削減30%。
轉移一批,則就是要求不符合各類功能(生態紅線、水源和能源保護、區域主體功能、海洋等)規劃的、處于城市人口密集區、處于化工園區外的化工企業以及一些功能效率不高的;反a頭,加快搬遷轉移。
在這一過程中,位于沿江和蘇南地區市場前景好、技術工業高等符合條件的化工企業,逐步向沿海地區的專業化工園區轉移。
升級一批,比如產品前景好但采用有毒有害原料數量較大的,推動其加快原料綠色化替代工程,減少有毒有害原料使用數量,或實現產品質量與品種的高端化等。
從相關媒體了解獲悉,地方政府和企業對“重組一批”寄希望較大,因為具體的措施由各級政府匯總職能部門制定,這就賦予了地方擁有較大的處理權限,更加市場化。
二、一律不批!園區不是你想進,想進就能進
另一個重要的議題是規范和清理化工園區,借此提高化工產業的準入門檻。即:
1、壓減、淘汰規模小、產業關聯度低、安全環保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安全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拆遷不到位、周邊社區居民反映強烈的化工園區;
2、取消化工園區功能定位,園區內化工企業由各地政府限期關停搬轉,到2018年底前實現化工集中區或重點防控區域的封閉化管理。
根據最新規定,江蘇從2017年1月起,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園區,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外化工企業(除特殊規定的改擴建項目),一律不批化工園區內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或長期不能穩定運行企業的新(改、擴)建化工項目,新建(含搬遷)化工項目必須進入已經依法完成規劃環評審查的化工園區。
三、太湖流域建“無化區”,2020年杜絕化工產能
2017年是江蘇自“太湖藍藻”爆發后啟動“治太行動”10周年,太湖流域的“環境成效”是江蘇本輪環境治理的重要標志,其主要任務是“水體環境。”
從流域水質看,太湖湖體水質由2007年V類改善為2015年IV類,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由中度改善為輕度。省太湖辦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資料顯示,對照國家2020年目標要求,太湖湖體總磷指標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入湖河流總磷和總氮指標差距較大。
其只要原因在于,流域產業結構仍然偏重,傳統行業污染物排放量較大,污染物排放總量大于環境容量的基本狀況在短期內尚未轉變到位,轉型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而從污染面源看,農業面源污染負荷占比增高趨勢明顯,農村農業污染治理難點問題突出。
控制入湖污染物是重要抓手,到2020年,蘇南5市的流域污染物排放量要比2015年削減16%以上,至于面廣量大的“農業污染面源”,則要確保太湖一級保護區化肥、化學農藥施用總量較2015年削減20%以上。
目前太湖流域的產業調整成為焦點。省級層面給予的目標是:2018年底前,完成太湖一級保護區化工企業的關停并轉遷,建成無化生態保護區,到2020年,基本杜絕化工、印染、電鍍等行業產能和企業。
在全省的環境治理“一盤棋”中,蘇中蘇北地區要做“加法”,這就是立足地方生態功能定位,建立“生態保護網”,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林木覆蓋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目前,化工行業仍然經受著原料價格上漲、環保政策收緊、經濟增長放緩等多重壓力的綜合考驗。對化工企業來說,在發展時不能僅僅只顧著自身情況,也必須了解、認識周邊的市場和政策情況。隨著國家對安全發展的愈加重視,未來有望針對重點化工園區推出更多的優惠和刺激政策,鼓勵化工企業扎堆合力在園區中共生發展;て髽I應該適當增加對這方面政策的關注,努力為自身爭取更好的發展環境。